诗词原文
出猎
唐·韦庄
白马带金羁,清晨出猎时。
草中狐兔尽,陌上鹰鹯稀。
野静人踪少,风高鸟影微。
醉来挟箭西郊去,极目寒芜雉兔骄。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他的诗歌既有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也融入了个人在乱世中的漂泊之感,他的词作情感细腻,风格清丽,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曾参与修订《唐书》。
译文
骑着装饰有金羁的白马,在清晨时分外出打猎,草原上的狐狸和兔子都被猎杀殆尽,道路上鹰鹯等猛禽也变得稀少,野外一片寂静,人影稀少,风高云淡,鸟儿的影子也显得模糊不清,酒醉之后,我携带着弓箭前往西郊,放眼望去,只见寒冷的荒草中,野鸡和兔子正得意洋洋地活动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庄在清晨外出打猎的情景,前两句点明时间和地点,以及打猎的装备;中间四句通过描述打猎的过程和结果,展现了野外的寂静和猎物的稀少;最后两句则通过“醉来挟箭”和“极目寒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酒醉后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打猎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韦庄在乱世中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白马带金羁”和“清晨出猎时”两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打猎的时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中间四句通过描述打猎的过程和结果,展现了诗人的英勇和野外的寂静,最后两句则通过“醉来挟箭”和“极目寒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酒醉后的豪情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乱世,生活漂泊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通过打猎这一活动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描绘打猎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韦庄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坚韧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