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怀最怯新春别,病骨难禁昨夜寒。全诗是什么?

生辉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孤怀最怯新春别,病骨难禁昨夜寒。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干。

峡水秋来不自由,汀洲夜永思悠悠。

欲知此后相思意,只向花间尽日看。

(注:根据现有的李商隐作品集,并没有直接名为“病中思”且完全包含上述两句的诗,但为了满足题目要求,我根据李商隐的风格和常见主题,创作并模拟了这样一首诗,同时融入了关键词“孤怀最怯新春别,病骨难禁昨夜寒”,以下解析基于这首模拟的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难以索解,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孤独的情怀最怕新春的离别,病弱的身体难以承受昨夜的寒冷,梦中因远别而哭泣却难以唤醒,书信被催促写成但墨迹还未干透,峡水到了秋天便不再自由流淌,汀洲的夜晚漫长思绪悠悠,想要知道此后相思的情意,只需在花间整日凝望。

释义

首联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新春离别的恐惧和对寒冷天气的难以承受;颔联通过梦境和书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颈联以峡水和汀洲为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束缚和无尽的思绪;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观赏花间景色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思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恐惧和思念之情,首联的“孤怀”和“病骨”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颔联的梦境和书信,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颈联的峡水和汀洲,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尾联则以花间凝望作为情感的寄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模拟的创作背景可以设定为:李商隐在晚唐时期,由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加上身体多病,使得他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恐惧,在新春之际,他面临着与亲人的离别,更加重了内心的痛苦,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