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堪笑风中一黄叶,知看天外几青山。
秋光未老心先老,身外闲愁空满关。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以禅意和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释绍嵩善于从日常景物中提炼诗意,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译文
可笑那风中飘零的一片黄叶,它怎能知晓天边有多少座青山呢?秋天的景色还未老去,而我的心却已经先老了,身体之外的闲愁如同关隘一般,满满地堵塞着我的心房。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风中黄叶”与“天外青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感悟,黄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青山则代表着自然的恒久与壮丽,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感叹自己虽身处自然美景之中,却因内心的闲愁而未能真正领略其美好,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黄叶与青山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前两句“堪笑风中一黄叶,知看天外几青山?”以反问的形式,突出了黄叶与青山的巨大反差,引人深思,后两句“秋光未老心先老,身外闲愁空满关。”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闲愁难解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种种困境与无奈,通过对秋景的描绘与感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里,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同时也对自然的恒久与壮丽产生了由衷的敬畏与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这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篇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