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长安旅夜
唐·姚合
久客多愁思,闲吟小窗前。
风烟一径转,月树几枝寒。
僮仆相与言,濡沫在穷年。
随计入都今四纪,驴寒仆瘦只依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姚合,字大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途,曾任监察御史、给事中等职,姚合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丽闲淡,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怀,与贾岛齐名,世称“姚贾”,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长久客居他乡,心中充满了愁思,闲来无事,独自在小窗前吟诗,风烟缭绕的小径曲折蜿蜒,月光映照下的树木枝头显得格外寒冷,僮仆们相互交谈,在这穷困的日子里,他们只能相依为命,共度难关,随着计时的推移,我进入都城已经四个年头了,但我的驴子依然瘦弱,仆人依然贫寒,一切都没有改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安旅夜的孤寂与愁思,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长久客居他乡的愁苦心情;颔联通过描绘风烟小径和月树寒枝,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颈联写僮仆们的相互扶持,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尾联则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与现状的未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长安旅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思,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个人情怀的抒发,两者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与现状的未变,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在长安旅夜时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长期客居他乡,心中充满了愁思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