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有感
宋·陆游
绕城山作翠涛倾,底事文书日有程。
拄杖穿云心似铁,看花索句眼犹明。
身闲始觉平生误,学进方知所得轻。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泉白石是同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环绕城池的山峦如同翠绿的波涛倾泻而下,为何我每天还要被繁琐的公文所束缚,手持拄杖穿越云雾,内心坚定如铁,赏花时寻找诗句,眼睛依然明亮,身体闲下来才发觉过去的生活有所误解,学问有所长进才知道过去所得太过肤浅,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就是我的同盟好友。
释义
首句“绕城山作翠涛倾”描绘了环绕城市的壮丽山景,用“翠涛倾”形容山色的浓郁与生动,次句“底事文书日有程”则表达了诗人对日常公务的无奈与厌倦,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拄杖穿云”与“看花索句”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创作灵感的情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学问的深刻认识,同时以“清泉白石”为友,寄托了超然物外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行途中的有感而发,通过对比自然美景与繁琐公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中“翠涛倾”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壮美,而“心似铁”与“眼犹明”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与敏锐的观察力,后两句则通过反思与自我提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学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与文学家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期间,面对自然美景与繁琐公务的双重体验,诗人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感悟,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表达内心情感,诗人既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与深刻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