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并未直接出现在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中,但这两句所表达的忠臣之愤与誓灭敌虏的决心,与岳飞此词中的情感高度契合,故以此词作为解析对象。)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精忠报国,多次率领宋军抵御外敌,尤其是金国的入侵,战功赫赫,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最终死于风波亭,年仅三十九岁,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后人尊称为“武穆”、“岳王”。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潇潇的秋雨刚停歇,抬头远望,仰天长声呼啸,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岁以来建立的功名,好似尘土微不足道;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八千里路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释义
此词表达了岳飞对金人侵略的愤慨,以及他渴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悲壮情怀,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位爱国将领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赏析
《满江红·写怀》是岳飞传世的词作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全词以壮怀激烈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展现了岳飞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抗敌决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等,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慨与无奈,又展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整首词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创作背景
《满江红·写怀》大约创作于岳飞第一次北伐期间,当时,岳飞率领宋军多次击败金军,收复了大片失地,但朝廷内部的妥协派却主张与金人和谈,甚至对岳飞等抗金将领进行打压,面对这种局面,岳飞深感悲愤交加,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抗敌事业的坚定信念,虽然词中并未直接提及“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这样的具体语句,但整首词所传达的情感与这两句所蕴含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