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
宋·文及翁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好,又近清明时候,且莫管、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正不必、元龙百尺楼。
初喜梦魂朝帝所,更惊老眼看都城,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卧龙冈畔,醉吟风月,无限山林情愫,千载后、知谁继起,慷慨横戈,看取黄金横带佩,是当年、龙种凤雏,更莫向、竹边窗下,夜深人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及翁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文及翁,字时学,号梅庄,绵竹(今属四川)人,南宋末年官员、词人,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他生活在南宋末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衰落,其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节选与关键词相关部分)
初时梦中欢喜自己仿佛来到了皇帝的居所,醒来后更惊讶于自己年迈的双眼还能目睹这繁华的都城。
释义
“初喜梦魂朝帝所”表达了词人在梦中仿佛得到了皇帝的召见,心中充满了喜悦与希望;“更惊老眼看都城”则反映了词人醒来后,虽然年迈,但仍能亲眼目睹国家的繁华,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慨,通过“梦魂朝帝所”与“老眼看都城”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他又深知自己年迈体衰,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这两句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有蒙古入侵,内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文及翁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与繁华,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担忧,他也通过“初喜梦魂朝帝所,更惊老眼看都城”这两句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感慨,既渴望为国家效力,又深知自己年迈体衰,无力回天,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与冲突,正是南宋末年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