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出自哪首诗?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宋·陆游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云气绕烟霞。

山前野老闲相语,林外樵夫独自行。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回夸。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这绝妙的游历中更觉得平生游历太少,不再羡慕那银河之上泛舟的仙客,万壑松风在山谷间回响,千峰云气缭绕在烟霞之中,山前的村野老人悠闲地交谈,林外的樵夫独自前行,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哪里还能找到,人间天上恐怕也难得几回夸赞。

释义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认为这样的游历经历在平生中实属难得,甚至让他不再羡慕那些传说中在银河上泛舟的仙客,后文则具体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直接点题,突出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珍视和满足,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尾联“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几回夸”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限赞美和留恋。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次游历中,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背景下,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心态,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