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江头又语离,淡烟衰草不胜悲。出自哪首诗?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岁暮江头又语离,淡烟衰草不胜悲。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意境,韦应物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晚年生活较为淡泊,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其诗歌也因此充满了闲适与淡泊的气息。

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雨之中,建业城晚钟声声响起。

船帆因细雨而显得沉重,鸟儿因天色昏暗而飞得迟缓。

海门深邃难以望穿,岸边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又是一年岁末,在这江边与你话别,眼前的淡烟和衰草都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江暮雨、建业暮钟、帆重鸟迟、海门深邃、浦树含滋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沉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悲伤之情,岁末之际,江边话别,更添几分凄凉与不舍。

赏析

这首诗以暮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离别的场景,前两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朦胧、凄迷的氛围。“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通过帆重鸟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后两句“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则通过海门的深邃和浦树的青翠,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最后两句“岁暮江头又语离,淡烟衰草不胜悲”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将诗人的悲伤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送别友人李胄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可能正身处楚江之畔,面对细雨蒙蒙、暮色苍茫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悲伤,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赋得暮雨送李胄》,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无限悲伤,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时的真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