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病躯兀兀似僧闲,
白发萧萧对暮寒。
知心赖有谭夫子,
时遣书来问放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病体沉重,如同出家的僧人一般清闲,满头白发在傍晚的寒风中显得格外萧瑟,幸好有知心好友谭夫子,时常派遣书信来问候我这放翁。
释义
病躯兀兀:形容病体沉重,行动不便。
似僧闲:比喻生活如同僧人一般清静闲适。
白发萧萧:形容头发斑白且稀疏。
暮寒:傍晚的寒冷。
知心赖有:幸亏有知心的人。
谭夫子:陆游的朋友,具体身份不详,但从诗中可知是陆游的知己。
时遣书来:时常派遣书信来。
放翁:陆游的别号。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病躯兀兀似僧闲”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病中的状态,既表现了身体的虚弱,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次句“白发萧萧对暮寒”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白发与暮寒相映成趣,更添几分悲情。
后两句“知心赖有谭夫子,时遣书来问放翁”则笔锋一转,将情感转向了温暖与感激,诗人感谢谭夫子这位知心好友,在他病中孤独无助时,时常派遣书信来问候,给予他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真挚的友情,成为了诗人病中最大的慰藉和力量源泉。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年老体弱而多病,生活较为孤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珍视身边的友情和亲情,对来自朋友的关心和问候倍感温暖,谭夫子作为陆游的知心好友,时常派遣书信来问候他,这让诗人深感欣慰和感激,他便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谭夫子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