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溜何曾住一滴,绿阴忽已遍千林。的释义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

作者:释文珦

寒溜何曾住一滴,绿阴忽已遍千林。

山居得似闲僧好,门巷萧条长绿苔。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诗僧,字潜夫,自号泠然子、如晦道人、笑笑先生,俗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他一生不仕,隐居山林,以诗文自娱,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隐逸之趣和人生感悟,有《潜山集》传世。

译文

寒冷的溪流何曾停留过一滴水,转眼间绿色的树荫已经覆盖了整个山林,山居的生活就像悠闲的僧人一样美好,门前的巷子寂静萧条,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释义

“寒溜何曾住一滴”描绘了寒流不息、水滴不断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变化;“绿阴忽已遍千林”则表现了春天到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突出了自然变化的迅速和广泛,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以及门巷萧条、远离尘嚣的宁静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入手,通过“寒溜”与“绿阴”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写景生动,富有画面感,后两句则抒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释文珦一生不仕,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南宋末年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释文珦的这首诗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和反思,也是他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和坚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