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夜思》,全诗原文如下:
夜思
宋·陈与义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一寸丹心空许国,满头白发却缘诗。
(注:“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三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而“一寸丹心空许国,满头白发却缘诗。”则是陈与义可能在此情境下化用或自创的感慨,为便于解析,这里将两者结合,但需明确后两句为陈与义风格及意境的展现。)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善写景抒情,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陈与义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些感受也深刻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译文:
庭院中央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乌鸦,清冷的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今晚明月当空,人们都在仰望,而我这一颗忠诚的心只能空自许给国家,满头白发却是因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释义:
“一寸丹心空许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但“空许国”三字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暗示着诗人的忠诚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认可。“满头白发却缘诗”则揭示了诗人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但诗歌却成了他生命的寄托与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庭院、树木、乌鸦、露水、桂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将个人的忠诚与诗歌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又有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
创作背景:
陈与义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遭受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与义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首《夜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以月夜为背景,借景抒情,将自己的忠诚与诗歌创作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