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迟

唐·徐铉

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

春色后园先自醉,风前无人花自知。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徐铉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入北宋,历仕太宗、真宗两朝,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徐铉工于书法,擅长诗文,与弟徐锴并有文名,时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其文辞严谨,学问渊博,文章风格晓畅,多写宫廷生活,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重要文人之一。

译文

燕子飞舞比往年更晚了一些,花儿开放与凋谢也拖延了数日之迟,后园的春色让我先自陶醉,风前花儿独自绽放,仿佛知晓自己的美丽。

释义

“颉颃燕比常年晚”描述了燕子飞舞的时间比往年推迟了;“开落花争数日迟”则描绘了花儿开放与凋谢的过程也相应地延迟了几日,后两句“春色后园先自醉,风前无人花自知”表达了诗人对后园春色的陶醉,以及花儿在无人欣赏时依然自我绽放的坚韧与自知。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燕子飞舞与花儿开落的景象,通过“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两句,展现了春天到来的迟缓,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后两句则转而表达诗人对春色的沉醉与对花儿自我绽放的赞美,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自我欣赏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徐铉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有机会仔细观察并感受春天的变化,作为一位历经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文人,徐铉经历了许多政治变迁与人生起伏,晚年时期可能更加珍视眼前的美好时光,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也更为深刻,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里燕子与花儿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反映了徐铉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