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水佳人
唐·李中
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
云水苍茫藏秀色,烟霞缥缈映娇颜。
清风拂面心神爽,明月照人影自怜。
天地造化钟灵秀,人间何处觅神仙。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任淦水尉,后主时,为中书舍人,有集传世,但多散佚,今存诗约百余首,多写个人生活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流畅。
译文
崇高的品格本就应与山川湖泽相配,绝世的美丽哪里还需要人工的丹铅点缀,云水苍茫间藏着秀丽的景色,烟霞缥缈中映照着娇美的容颜,清风拂面让人心神清爽,明月照耀让人自怜身影,天地的造化汇聚了灵秀之气,人世间哪里还能找到神仙的踪迹。
释义
“高标元合著山泽”意指高尚的品格与自然的山水相得益彰,无需人为的修饰;“绝艳岂复施丹铅”则形容绝世的美貌无需化妆品的点缀,自然天成,后两句通过描绘云水、烟霞、清风、明月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佳人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佳人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两句,既是对自然美的肯定,也是对人格美的颂扬,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与人格和谐统一的理想,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脱俗、超凡入圣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创作于唐代某个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崇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人李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描绘山水佳人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即通过赞美自然美和人格美来呼吁人们回归自然、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