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入京

唐·杜牧

家在东南远海隅,散为文物满寰区。

舟车半世依刘表,姓字多人为李膺。

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

风烟渺渺思何限,欲去前回恨不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杜牧的诗歌风格清新俊逸,内容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也有对历史典故的独到见解,他的散文同样成就斐然,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杜牧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译文

我家远在东南的海边角落,我的才学却像文物一样遍布天下。

半生的舟车劳顿,我依附于刘表这样的贤臣;我的名声,也多得像李膺那样被众人所知。

案头的文书堆积如山,看得我眼花缭乱;进京的车马扬起尘土,染红了半边天。

望着这风烟渺渺的远方,我的思绪无限;想要离去,却又想起前回的遗憾,心中充满了不同的情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自己身世和经历的感慨,首联写自己出身偏远,但才学出众;颔联写自己半生漂泊,依附贤臣,名声远扬;颈联则通过“堆案文书”和“入京车马”两个场景,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忙碌而疲惫的生活状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杜牧的身世和经历,首联和颔联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才学和名声;颈联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忙碌而疲惫的生活状态;尾联则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进京途中或到达京城后所作,当时,杜牧已经历了多年的漂泊和仕途的坎坷,对现实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身世和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面临的仕途艰辛和生活压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