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畏危机避巧丸,长安未到意先阑。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避世吟

唐·李群玉

早畏危机避巧丸,长安未到意先阑。

青山满眼泪潸潸,不向人间争利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工于五言律诗著称,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很早就畏惧世间的危机,如同鸟儿躲避巧设的弹丸,

尚未到达繁华的长安,心意便已阑珊。

面对满眼的青山,我不禁泪流满面,

再也不愿向人间争名夺利,只求心境宁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和名利之争的厌倦与逃避,首句“早畏危机避巧丸”以鸟儿躲避弹丸为喻,暗示诗人对世间险恶和人心难测的畏惧;次句“长安未到意先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和仕途的失望与厌倦,尚未到达便已心生退意,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青山时的悲伤与决绝,表达了他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争斗的摒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诗人通过“避巧丸”、“意先阑”等词语,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名利场的畏惧和厌倦;而“青山满眼泪潸潸”一句,则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深情与感伤,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李群玉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虽然广交文友,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世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厌倦和反思,从而创作了这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决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