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问隐者
唐·张祜
巢许夔龙竟谁是,请君下语勿匆匆。
时人若拟寻高躅,但向嵩山访老松。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祜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宫词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张祜的诗才横溢,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晚年隐居润州鹤林寺,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较高的评价,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巢父、许由与夔、龙这些古代贤士和神话人物,究竟谁更高明呢?请您在评价时不要急于下结论,如果世人想要追寻高洁之士的足迹,只需前往嵩山寻找那些古老的松树即可。
释义
巢父、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高洁自守著称;夔、龙则是古代神话中的贤臣,以辅佐帝王治理天下闻名,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类人物,表达了对隐逸与入世两种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以嵩山老松为喻,暗示真正的高洁之士往往隐居山林,不为世俗所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和神话人物的深刻思考,首句“巢许夔龙竟谁是”直接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次句“请君下语勿匆匆”则是对读者的劝诫,提醒人们在评价时要谨慎思考,不要急于下结论,后两句则通过嵩山老松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隐逸之士的高洁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祜自身的经历有关,张祜一生未得显达,晚年隐居山林,对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士人阶层对隐逸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同和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祜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和神话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对人生价值和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