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簪花养鹤吟
唐·李中
剪纱新制簪花帽,乞竹宽编养鹤笼。
闲伴白云收晚翠,静依红树醉秋容。
有时濯足溪沙上,尽日看山酒瓮中。
莫道此中无胜事,人间何处觅仙踪。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秀才驰声,他的诗作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在当时颇有名气,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后世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译文
新剪的薄纱制成了簪花的帽子,乞来的竹子编成了宽敞的养鹤笼,闲暇时伴着白云收取晚霞的翠绿,静静地倚在红树下沉醉于秋天的景色,有时在溪沙上濯足,整日里在山色酒香中陶醉,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好的事情,人世间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首联通过“剪纱制帽”和“乞竹编笼”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精心布置;颔联和颈联则通过“伴白云”、“依红树”、“濯足溪沙”、“看山酒瓮”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惬意;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这种生活的难得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捕捉并呈现给读者,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逃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初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他可能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唐代晚期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