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何止元和盛,独我初非正始贤。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自谦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诸公何止元和盛,独我初非正始贤。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妍。

曾随织女机头锦,不羡渔郎洞里天。

剩欲与君论此事,一樽相对夕阳边。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理论家,他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体,刻琢精丽,刘克庄晚年趋奉贾似道,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但他生平交游甚广,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译文

各位先生们的才华岂止能与元和年间(唐代文学繁盛时期)的文人相比,唯独我起初就并非正始年间(魏晋时期文学与清谈之风盛行)的贤才,年岁已老,写诗作篇不过是随意而为,春天到来,花鸟之美也不要过分渲染,我曾有幸参与编织过如织女机头般绚烂的文学篇章,却不羡慕渔郎所发现的桃花源般的仙境,很想与各位先生一起探讨这些事情,就让我们在夕阳下举杯相对,共话往事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刘克庄的自谦之情,首联通过对比,称赞诸公的才华堪比唐代元和年间的文学盛况,而自谦自己并非魏晋正始年间的贤才,颔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年老后对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淡然看法,颈联则回忆了自己曾经的文学成就,但并未因此自满,反而对世俗的仙境表示不羡慕,尾联则表达了与诸公共话往事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自谦为主题,通过对比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刘克庄的谦逊品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首联的对比手法,既突出了诸公的才华,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自谦之情,颔联则通过“浑漫与”和“莫深妍”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和对春天美景的淡然看法,进一步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颈联的“曾随织女机头锦”和“不羡渔郎洞里天”两句,既回忆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又表达了对世俗仙境的不屑一顾,进一步彰显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尾联则以共话往事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与诸公的深厚友谊,又增添了诗歌的温馨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名利和世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文学上,他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诸公相比,他仍然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自谦和回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晚年时期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即随意而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