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宦游再有江西役,思归引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宦游再有江西役,南望庐陵每慨然。
山逐翠岚增秀色,水随碧浪映晴天。
孤舟夜泊烟波外,明月高悬照客船。
归梦不知何处是,心随云影共飘翩。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因官职调动再次踏上江西的旅程,每当向南眺望庐陵时心中总是充满感慨,山峦随着翠绿的雾气增添了几分秀色,江水随着碧绿的波浪映照着晴朗的天空,夜晚,我独自驾着小舟停泊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之外,明亮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照耀着我的客船,归家的梦不知会飘向何方,我的心随着云影一同飘然远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公务远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点明主题,宦游江西,心中充满感慨,次句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三、四句通过描绘夜晚停泊江面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末两句则直接抒发归梦难寻,心随云飘的无奈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宦游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山逐翠岚增秀色,水随碧浪映晴天”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西的自然美景,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孤舟夜泊烟波外,明月高悬照客船”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漂泊异乡、归期无望的悲凉心境,末两句“归梦不知何处是,心随云影共飘翩”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纷争,仕途坎坷,多次因官职调动而远离家乡,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再次被派往江西任职时所作,面对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漂泊,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作为一位漂泊异乡的文人墨客,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