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的释义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乡秋望

唐·殷尧藩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淅沥暗飘金井叶,萧条欲断石城秋。

烟寒雁背人千里,月落乌啼霜满天。

回首故园何处是,青山迢递水长流。

作者简介

殷尧藩,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德宗至唐文宗年间,字不详,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元和九年(814)进士,曾任长乐县尉、河南府户曹参军等职,殷尧藩才华横溢,工诗,与韦庄友善,酬唱甚密,有《殷尧藩集》传世,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旅途愁绪。

译文

极目远眺,苍茫的江波让我心生江乡的离愁别恨;衰败的野草连绵不绝,塞外的道路更添几分忧愁,细雨淅沥,悄悄飘落在皇宫的金井旁,树叶凋零,似乎预示着石城的秋天即将结束,烟雾弥漫,大雁南飞,它们背对人飞向千里之外;月落乌啼,寒霜满天,一片凄凉景象,回首望去,故乡在何方?只见青山连绵,江水长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眺望江乡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江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塞外道路的愁绪,颔联“淅沥暗飘金井叶,萧条欲断石城秋”通过描绘秋雨落叶和石城的萧瑟秋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颈联“烟寒雁背人千里,月落乌啼霜满天”以雁南飞、月落乌啼等意象,强化了离愁别绪和秋日的凄凉,尾联“回首故园何处是,青山迢递水长流”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江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愁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沧波极目”、“衰草连天”、“淅沥暗飘”、“萧条欲断”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将江乡与塞路、金井与石城、雁与人、月与乌等相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秋日思乡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殷尧藩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或远离故乡之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殷尧藩在仕途上可能并不顺利,这使他产生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秋日作为一年四季中最为萧瑟和凄凉的季节之一,也更容易引发人们的离愁别绪,在这首诗中,殷尧藩以秋日江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的愁绪。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