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的释义

梦梦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附加句

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加入作为解析的一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晚唐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他出生于禁军世家,历仕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五朝,累官至天下兵马都元帅、京西四面行营都招讨使等职,封渤海郡王,高骈能诗善文,其所作诗词颇多边塞军旅之题材,风格豪健俊爽,晚年因骄恣荒淫、迷信神仙,导致兵败被俘,最终被杀。

译文

原诗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附加句译文:

我真是兴致不减啊,折下一枝石榴花来欣赏。

释义

原诗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山亭的幽静景色,绿树成荫,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塘中,微风拂过,水晶帘轻轻摆动,满架的蔷薇花散发出阵阵芳香,充满了整个庭院。

附加句释义:

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陶醉,以至于忍不住折下一枝石榴花来细细观赏。

赏析

原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山亭的幽静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水晶帘动”等意象生动传神,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夏日的芬芳和生机。

附加句赏析:

“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石榴花的喜爱之情,更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闲适心态,诗人以“老子”自称,显得自信而洒脱,而“折得一枝看”则更是将这种闲适和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夏日午后,漫步于山亭之中,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而附加句“老子真成兴不浅,榴花折得一枝看”则可能是诗人在欣赏完山亭美景后,又看到了一枝娇艳的石榴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喜悦和满足之情,于是随口吟出了这两句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与原诗相结合进行解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