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蚁君臣初徒穴,鸣鸠夫妇正争巢。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田园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行蚁君臣初徒穴,鸣鸠夫妇正争巢。

春光骀荡人闲少,野水潆洄径草高。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范成大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蚂蚁们像君臣一样开始迁移新穴,斑鸠夫妇则正在为争夺巢穴而鸣叫,春光和煦,人们大多闲在家中,野外的小溪曲折蜿蜒,小路两旁的野草长得高高的。

释义

行蚁君臣初徒穴:蚂蚁们有组织地迁移新居,这里用“君臣”来形容蚂蚁的社会结构,形象生动。

鸣鸠夫妇正争巢:斑鸠夫妇为了争夺巢穴而发出鸣叫,展现了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活习性。

春光骀荡:形容春光和煦,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野水潆洄:野外的小溪曲折蜿蜒,形容水流的形态。

径草高:小路两旁的野草长得很高,反映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生机,首句“行蚁君臣初徒穴”通过蚂蚁的迁移,展现了自然界的秩序与生命力;次句“鸣鸠夫妇正争巢”则通过斑鸠的鸣叫,增添了田园生活的趣味与活力,后两句“春光骀荡人闲少,野水潆洄径草高”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美好,人们闲居家中,享受着春日的暖阳,而野外的小溪与野草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清新自然,展现了范成大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田园生活中创作的,他晚年退隐石湖,过上了闲适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观察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创作了大量以田园为题材的诗歌,这首诗就是他在春日里观察蚂蚁、斑鸠等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欣赏春日田园风光时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