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燕归巢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风暖衔泥好结邻。
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
莫嫌恶语惊飞去,犹是梁间旧主人。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工诗能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韦庄的诗风清丽,词风婉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去年燕子离开了巢穴,告别了邻近的伙伴,今年回来惊讶地发现草堂已经焕然一新,花儿开放时,燕子对着花儿低语,仿佛在相互询问;春风和煦,燕子忙着衔泥筑巢,准备与邻居和睦相处,雏燕吃到虫子应该很高兴,巢穴上的泥土经过雨水冲刷后,燕子更加频繁地添加新泥,不要嫌弃我的恶语惊飞了燕子,它们仍然是梁间那熟悉的主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归巢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勃勃生机,诗中“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两句,生动描绘了雏燕得到食物后的喜悦和燕子为加固巢穴而辛勤劳动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燕子归巢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温馨与和谐,诗中“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两句,既表达了燕子对旧居的怀念,又展现了它们对新环境的好奇与适应,而“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两句,则通过雏燕的喜悦和燕子的勤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与生机,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隐居江南期间,在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流离之后,韦庄对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坚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燕子归巢的情景触动了他内心的柔软之处,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温情与希望的诗篇,通过描绘燕子归巢的温馨场景,韦庄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