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
宋·陆游
春昼花明映柳纤,燕归胜事始能兼。
风光骀荡人欢畅,楼阁参差树影淹。
山色入帘青欲滴,水声穿竹响如缣。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酒半酣。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春天的白昼里,花朵明媚地映照着纤细的柳枝,燕子归来,美好的事情才能兼而有之,风光和煦,人们心情欢畅,楼阁高低错落,树影在水中摇曳,山色映入窗帘,青翠欲滴,水声穿过竹林,清脆如丝织品摩擦的声音,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半醉半醒之间品味着这一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幅生机勃勃、景色宜人的画面,首联点明春景,花明柳纤,燕子归来,构成一幅和谐的春日图景,颔联进一步渲染春光的美好,人们因之而心情欢畅,楼阁与树影相映成趣,颈联通过山色入帘、水声穿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细腻与生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独赏与陶醉,以及难以言传的内心感受。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花、柳、燕、风光、楼阁、山色、水声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世界,诗人以“真意谁能解”的设问,表达了自己对这份美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独享自然之美的情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怀,在这首诗中,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转而以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这可能与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或心境有关,或许是在某个春日里,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水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面对自然之美时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