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蹙水纹生细縠,蜿蜿沙路卧修蛇。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1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蹙蹙水纹生细縠,蜿蜿沙路卧修蛇”的诗句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和子由踏青》,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和子由踏青》

宋·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度翠纶巾。

银塘蹙蹙水纹生细縠,翠巘蜿蜿沙路卧修蛇。

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东风吹拂着田野小路,惊起了路上的微尘,游人们开始戴上翠绿色的纶巾踏青,池塘水面泛起层层细纹,就像细致的绉纱,翠绿的山峦蜿蜒曲折,沙石小路宛如一条长蛇卧在其中,路边的闲花野草依然茂盛,风吹动着柏树枝叶,它们又能做什么呢?乌鸦和喜鹊在黄昏时分啼叫,乔木间显得昏暗,清明寒食时节,不知是哪家在哭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踏青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蹙蹙水纹生细縠”形容水面波纹细腻如绉纱,“蜿蜿沙路卧修蛇”则形象地描绘了沙路的曲折蜿蜒。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踏青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春天的生机盎然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与其弟苏辙(字子由)相互唱和之作,在北宋时期,踏青是一种流行的民俗活动,人们会在春天时节外出游玩,欣赏自然风光,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常常通过诗歌相互唱和,表达彼此的情感与思绪,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既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