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十年好句满人间,不欠诗名只欠闲。
才大难容新世界,梦多易失旧江山。
闲居竹舍心如水,静坐花前月似烟。
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钱。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主张作诗应有真性情,有个性,反对摹拟古人,更反对拘守格调、字数、声韵等形式主义倾向。
译文
十年来,我的优美诗句已经遍布人间,不欠下诗名,只是还欠缺一些闲暇的时光,才华太大难以完全融入这个新世界,梦境太多容易让人忘却旧时的江山,闲居在竹舍之中,心境如水般平静,静坐在花前,月光如烟般朦胧,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清风明月都是不需要花钱就能享受到的。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豪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十年好句满人间,不欠诗名只欠闲”直接点题,说明自己十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句,诗名远播,但内心仍渴望有更多的闲暇时光,颔联“才大难容新世界,梦多易失旧江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与时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颈联“闲居竹舍心如水,静坐花前月似烟”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闲适生活场景,尾联“莫道此中无乐事,清风明月不须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美好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首联以自豪的口吻点出自己在诗歌领域的成就,同时透露出对闲暇时光的渴望,颔联则通过对比才华与现实、理想与梦境的冲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颈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闲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尾联则以幽默的口吻强调了这种生活的乐趣和价值,使全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晚年闲居随园时所作,袁枚一生热爱诗歌创作,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仕途上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和提拔,这使他内心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和矛盾,在闲居随园的日子里,他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它反映了袁枚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才华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