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神君歌
唐·刘禹锡
湘水吟君泽,秦山入梦魂。
不知何日返,空见白云翻。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言。
世间局促常悲辛,神君欢乐千万春。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诗歌风格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在湘水边吟咏着你的恩泽,秦山的壮丽景象时常入我梦中。
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故地,只见白云在空中翻滚不息。
泪水流尽继之以血,心碎到极点却无言以对。
在这世间,人们常常为生活的局促和艰辛而悲伤,而你(神君)却能享受千万个春天的欢乐。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局促常悲辛”与“神君欢乐千万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湘水吟君泽,秦山入梦魂”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言”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世间的悲辛与神君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湘水”、“秦山”等意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神君”这一形象就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而“世间局促常悲辛”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才回到京城,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世间局促常悲辛”与“神君欢乐千万春”,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湘水”、“秦山”等意象也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展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诗人将情感表达得深沉而富有感染力,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