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地动有感
唐·韦庄
天维欲绝地轴摇,有识凛凛忧宗祧。
万姓聚啼陵谷变,三川横溃水云饶。
羲和自趁虞泉宿,龙伯宁劳碣石招。
会待蛟龙得云雨,翻江倒海续新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秦妇吟》与《长恨歌》《琵琶行》并称为“叙事诗三绝”,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抒发了战乱中的流离之苦和思乡之情,情感深沉,语言清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天空仿佛要崩塌,地轴在摇晃,有识之士心中充满对家族和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万千百姓聚集在一起,为山河巨变而痛哭,三条大河(指黄河、洛河、伊河)泛滥成灾,水天一色,无边无际,太阳神羲和自顾自地追赶着日落的虞泉,而传说中的巨人龙伯却无需被召唤去支撑天柱,只待蛟龙得到云雨之力,便能翻江倒海,开创一个新的朝代。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天地异象(天维欲绝地轴摇)和自然灾害(三川横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有识凛凛忧宗祧”一句,直接点出了有识之士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后半部分则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暗示了即使面临巨大灾难,也总有力量能够力挽狂澜,重建家园。
赏析
韦庄此诗以天地异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紧迫而悲壮的氛围,迅速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所描绘的灾难场景中,通过对比“天维欲绝”与“有识凛凛”,展现了人与自然、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面对灾难时人的渺小与伟大,诗中“万姓聚啼”与“三川横溃”两句,既描绘了灾难的惨烈,也体现了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无助,最后两句则通过神话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亲眼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本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天地异象和自然灾害,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相信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总有力量能够力挽狂澜,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