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玄言。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功成拂衣去,摇曳峨眉月。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
君歌杨柳曲,我醉芙蓉篇。
日暮苍山远,相送蜀江边。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实际上在李白的多首诗中并未完整连续出现,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诗中作为结尾的虚构创作,以展现意境,原诗中并无此完整两句,以下分析基于整体诗意及虚构融入的部分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人生哲理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针对融入部分及整体意境)
当我在蜀江边痛饮时,仿佛用金杯吸吮着峨眉山上的月光,我们在这里吟唱着杨柳曲,我沉醉于描绘芙蓉的诗篇中,随着日暮降临,苍山显得更加遥远,我们在蜀江边依依惜别。
释义
“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表达了诗人在蜀地畅饮时,心情豪迈,仿佛连峨眉山上的月光都能通过酒杯吸入胸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豪迈不羁的性格。
赏析
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将饮酒与赏月相结合,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还寓含了对远方美景的无限向往和赞美,通过“痛饮”与“吸峨眉月”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创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李白为送别友人蜀僧晏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峨眉山月这一特定意象,串联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虽然“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并非原诗中的完整句子,但将其融入此诗,可以视为对李白送别友人时豪迈情感的一种艺术加工,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此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祝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