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纵猎韩坛侧,玉鞭自探南山雪。出自哪首诗?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出猎

唐·韦庄

去年纵猎韩坛侧,玉鞭自探南山雪。

归来灞陵醉尉恼,夜逢渔父扣舷歌。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后入蜀为官,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尤其擅长描写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译文

去年在韩坛旁边纵情狩猎,我亲自用玉鞭探寻南山上的积雪。

归来时灞陵的醉尉让我恼怒,夜晚又遇到渔父在船上敲打着船舷唱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去年在韩坛附近狩猎的场景,以及归来后遭遇的不同情境,首句“去年纵猎韩坛侧”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次句“玉鞭自探南山雪”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狩猎的情趣和诗人的豪情,后两句则通过“归来灞陵醉尉恼”和“夜逢渔父扣舷歌”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归来后的不同遭遇和心境变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狩猎和归来的两个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变化,首联和颔联以狩猎为线索,描绘了诗人纵情狩猎的豪情壮志和探雪寻趣的雅致情怀,颈联和尾联则以归来后的遭遇为线索,通过对比和反差,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在晚唐或五代时期的某个阶段,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通过狩猎和归来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