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吟瘦
唐·杜荀鹤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诗家事业君休问,不独穷人亦瘦人。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晚年才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他的部分诗作在后世广为流传,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为了吟咏一个恰当的字眼,诗人不惜耗费巨大的心力,甚至到了“捻断数茎须”的地步,诗家的这种苦吟精神,你就不要再问了,因为这不仅让贫穷的人消瘦,也让那些致力于诗歌创作的人变得瘦弱。
释义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找最恰当的字眼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带来的身心消耗,首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以极端的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次句“诗家事业君休问,不独穷人亦瘦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对诗人身心的巨大影响,不仅让贫穷的人消瘦,也让那些致力于诗歌创作的人变得瘦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首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找最恰当的字眼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次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对诗人身心的巨大影响,不仅让贫穷的人消瘦,也让那些致力于诗歌创作的人变得瘦弱,这种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诗人杜荀鹤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荀鹤自身的诗歌创作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出身寒微、早年屡试不第的诗人,杜荀鹤深知诗歌创作的不易和艰辛,他在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这首诗正是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经历的深刻总结和感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诗歌创作背后的艰辛和付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后世广为流传,但关于其具体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以上对创作背景的解析仅是基于对诗人杜荀鹤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特点的理解而进行的推测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