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从军行
唐·刘长卿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四欲飞。
昼悲常断续,夜哭复相随。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官场失意,多次被贬谪,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尤擅五言律诗,有“五言长城”之称,他的作品多抒发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回头望去,敌人的骑兵已经合围,城下的汉军士兵稀少,白刃相接,双方激战正酣,黄云翻滚,仿佛要遮蔽天空,白天里悲伤的情绪时常中断又恢复,夜晚里哭泣的声音又相继传来,大丈夫报效国家就应该像这样,怎么能嘲笑那些白头到老还在篷窗下读书的人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以及士兵们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的精神,首联和颔联通过“虏骑合”、“汉兵稀”、“白刃相向”、“黄云四欲飞”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颈联则通过“昼悲常断续,夜哭复相随”表达了士兵们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尾联则通过“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英勇报国的赞美,以及对那些只知读书而不知报效国家的人的讽刺。
赏析
这首诗以战场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士兵们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的精神,诗人以“回看”开篇,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战场,然后通过“白刃相向”、“黄云四欲飞”等词句,将战场的惨烈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颈联的“昼悲常断续,夜哭复相随”则进一步表达了士兵们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尾联的“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则是对士兵们英勇报国的赞美,以及对那些只知读书而不知报效国家的人的讽刺,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长卿的仕途经历有关,刘长卿在官场中多次被贬谪,对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的士兵们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对那些只知读书而不知报效国家的人进行了讽刺和批评,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