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侪小人虑不远,积雪苦寒来岂晚?的释义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冬日忧思

宋·陆游

吾侪小人虑不远,积雪苦寒来岂晚?

短褐未完针线冷,小炉才暖酒杯干。

风前愁听孤鸿语,月下惊看落木残。

世事悠悠浑未了,岁华匆匆又将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们这些普通人考虑得不长远,难道严冬的积雪和寒冷还会来得晚吗?身上的粗布短衣还未缝补完整,针线在寒冷中变得僵硬;小火炉才刚刚带来一丝暖意,酒杯就已经空了,在风中忧愁地听着孤雁的叫声,月光下惊异地看着落叶的残迹,世上的事情纷扰繁多,哪里有个尽头?岁月匆匆,又将到年末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首联直接点题,指出自己作为普通人的短视,无法预见未来的严寒;颔联通过描述生活细节,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寒冷;颈联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内心的愁苦和惊惧;尾联则是对世事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忧虑,首联的“虑不远”与“岂晚”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颔联通过“短褐未完”和“小炉才暖”两个细节,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颈联的“孤鸿语”和“落木残”则借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愁苦和惊惧;尾联的“世事悠悠”和“岁华匆匆”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外患频仍,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个人命运感到无奈和迷茫,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忧虑,他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惊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