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野老曝背
唐·白居易
百钱布被未议赎,老翁曝背儿行歌。
家无担石输租税,乡邻假贷常蹉跎。
主人恩深转羞涩,阍者气豪难诋诃。
且喜麦青能过岁,免为饥冻苦蹉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译文
一条百钱买来的布被还谈不上赎回,老翁就裸背晒太阳,儿子在旁唱着歌,家里穷得没有一担粮食去交租税,只好向乡邻借贷,但总是拖延不还,主人恩情深厚,我却越发感到羞愧,守门人豪气冲天,我难以指责呵斥,幸好麦子青青,能度过这一冬,免得受饥挨冻,再受那拖延之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的艰难生活,老翁因贫穷而无法赎回自己的布被,只能裸背晒太阳,儿子则在一旁唱着歌,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家庭的贫困使得他们无法按时交租税,只能向乡邻借贷,但总是拖延不还,尽管主人对他们有深厚的恩情,但他们仍然感到羞愧;而守门人的豪气冲天,又让他们难以指责,诗人庆幸麦子青青,能够度过这个冬天,避免了饥冻之苦。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农村贫困家庭的艰难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老翁曝背、儿行歌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在贫困中的乐观态度,诗人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悬殊,批判了那些对贫困者冷漠无情的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近人,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白居易深入了解了农村社会的贫困和疾苦,对农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就是他根据所见所闻创作而成的,旨在反映农村贫困家庭的艰难生活和社会的不公,通过这首诗,白居易表达了对贫困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