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数点雨声催返舍,小窗灯火对壼餐。
竹篱茅舍自甘心,结网垂纶不羡官。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抒发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操,其书法和绘画也独具风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几点雨声催促着归家的脚步,小窗前灯火通明,对着茶壶共进晚餐,竹篱笆围起的茅屋,我甘心情愿地居住于此,织网钓鱼,从不羡慕那些做官的人。
释义
“数点雨声催返舍”描绘了雨声稀疏,却足以勾起诗人归家的念头;“小窗灯火对壼餐”则展现了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灯火阑珊,围炉共餐,充满了家的温暖。“竹篱茅舍自甘心”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甘愿,“结网垂纶不羡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慕名利,只愿过平淡生活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面,前两句通过雨声和灯火,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归家的迫切,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其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创作背景
郑板桥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后虽曾任县令,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这首诗正是他在归隐山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在竹篱茅舍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他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