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凭小竖立柴门,残角疏钟欲断魂。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晚

宋·陆游

倦凭小竖立柴门,残角疏钟欲断魂。

日暮归来无一事,孤灯相对一窗昏。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疲惫地倚靠着小童站在柴门前,远处传来的残角和稀疏的钟声让人心魂欲断,傍晚归来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能与一盏孤灯相对,望着窗外渐渐昏暗的天色。

释义

倦凭小竖立柴门:疲惫地依靠着小童(或指仆人),站在简陋的柴门前。

残角疏钟欲断魂:远处偶尔传来的号角声和稀疏的钟声,让人心情沉重,仿佛要断绝魂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孤寂,首句“倦凭小竖立柴门”,通过“倦”字表现出诗人的疲惫与无力感,而“小竖”(小童或仆人)的陪伴则增添了一丝温情,次句“残角疏钟欲断魂”,以听觉描写渲染出乡村傍晚的寂静与凄清,号角与钟声在空旷的田野中回荡,更显得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后两句“日暮归来无一事,孤灯相对一窗昏”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诗人傍晚归来无所事事,只能与孤灯相对,望着窗外昏暗的天色,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跃然纸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家乡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无奈,通过描绘乡村傍晚的宁静与凄清,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