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从今共约无疏索,竹外梅花欲恼公。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林逋自幼聪敏好学,书读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从今往后要和梅花互相约定,永远不相辜负;愿梅柳成行,长伴左右,别再投愁置恨于梅花。
释义
此诗着重刻画了梅花特有的明媚娇艳以及傲霜斗雪的风姿,首联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颔联从姿、色、香三方面描写梅花的特点,表现梅花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颈联写梅花的美丽引起禽鸟的窥视和妒忌,反衬梅花的魅力,尾联写愿与梅花为伴,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挚爱之情和幽居生活的情趣。
赏析
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高洁的品质,并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寄寓于梅花的高洁之中,诗之开篇即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第二联写梅花的姿色:其枝干虬曲苍劲,如龙蛇盘绕;其花瓣疏疏落落,着笔不多,却勾画出梅之清瘦明丽,超尘脱俗,第三联以物观物,写禽鸟因梅花而具有的情感,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尾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既有对梅花的怜惜,又有对自己孤独不遇的慨叹,用笔极为工巧。
创作背景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但在北宋党争倾轧的险恶环境里,也确有洁身自好的隐逸之土,窥见和鄙弃官僚们的卑污行径而一生避官不仕,林逋就是一位具有梅花品格的诗人,对北宋官场的污浊深恶痛绝,终生隐居孤山,此诗即是他在孤山上的小园里赏梅时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