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老子耶溪上,正泛朝南暮北风。的解释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耶溪泛舟

唐·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长澜。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夷犹。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那知老子耶溪上,正泛朝南暮北风。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不及王诗境界广阔的感叹,却有比王诗生活气息浓厚的长处。

作者简介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译文

夕阳余晖洒在水面,轻轻摇动着船桨,泛起层层波澜,清澈的湖水让人喜爱,在水上泛舟是多么悠闲自在,那白发的老翁在垂钓,那新妆的少女在溪边浣纱,我们彼此看着好像认识,却只能脉脉含情,无法言语,日暮时分等待着情人,将船停靠在绿杨岸边,花儿开放时总会遇到风雨,人生总是充满了别离,哪里知道我这老头子在耶溪上,正随着早晚风向随意飘荡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耶溪上泛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夕阳、水面、垂钓翁、浣纱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以耶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夕阳余晖、水面波澜、垂钓翁和浣纱女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也通过“那知老子耶溪上,正泛朝南暮北风”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耶溪时所作,耶溪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风景秀丽,是文人墨客常游之地,孟浩然在游历耶溪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描绘耶溪风光和人生感悟的诗篇,当时孟浩然已经步入晚年,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因此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感慨,诗人也通过描绘耶溪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