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求仙
唐·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华横溢,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飞逝的时光啊,我劝你喝一杯酒,我不知道青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厚,只看到月亮的寒冷和太阳的温暖,在煎熬着人的寿命,吃熊肉就会长胖,吃蛙肉就会消瘦,神君在哪里?太一又在哪里?天的东边有棵若木,树下有条衔烛的龙,我要斩断它的脚,嚼它的肉,让它白天不能回去,夜里不能潜伏,这样,自然就能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了,为什么要服用黄金、吞食白玉呢?谁能像任公子那样,在云中骑着碧绿的驴子?汉武帝的茂陵里埋藏着许多枯骨,秦始皇的棺材里也用鲍鱼掩盖臭味,从哪里能求得长生不死的药方呢?即使再活千年也嫌不够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永恒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劝时光饮酒、斩龙求仙等情节,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长生不死的渴望,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瑰丽,想象丰富,这首诗正是他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一生渴望建功立业,但现实却让他屡屡受挫,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更加深刻,对长生不死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永恒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