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叹
唐·杜甫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霄。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销。
苍莽长河路,日暮多乘舟。
此身真是抱官囚,厌见长空赤日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夏日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高悬中天直至云霄,炽热的阳光穿透了大地,厚重的暑气如何能够消散?苍茫的长河之路上,傍晚时分人们多乘船出行,我这一生仿佛被官职所束缚,真是厌倦了看到天空中那赤红的太阳流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难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霄”描绘了夏日太阳高悬的景象;次句“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销”则进一步强调了夏日的炎热和暑气难消;第三联“苍莽长河路,日暮多乘舟”通过描绘傍晚时分人们乘船出行的情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尾联“此身真是抱官囚,厌见长空赤日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的酷热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销”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暑气难消,为下文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尾联“此身真是抱官囚,厌见长空赤日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在官场任职期间,当时,杜甫虽然身居官职,但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为直言进谏而多次遭到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官场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无奈,夏日的酷热更是加剧了他的这种情感,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