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的解释

小编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边烽遥映千貂锦,征客去去怀乡邑。

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龙标、李陇西为文章伯仲。

译文

在边疆的烽火遥映之下,身着华丽貂锦的战士们即将出征,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但更明白责任在肩,在华丽的殿堂中欢宴享乐自然会有机会,但现在请先等待我们擒获胡人,再向天子献上这份胜利的果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出征前的豪情壮志,他们虽然对家乡充满眷恋,但更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保卫国家,擒获敌人,诗中的“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表达了战士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战士的口吻,表达了他们出征前的豪情壮志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前两句描绘了边疆的烽火和战士们的华丽装备,为全诗奠定了壮丽的基调,后两句则通过战士们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们既眷恋家乡又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华堂乐饮自有时,少待擒胡献天子”两句,既表达了战士们对胜利的期待和憧憬,又体现了他们为国捐躯、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事频发的时期,王昌龄作为一位边塞诗人,对边疆战士的生活和战斗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还表达了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事的严峻形势和战士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