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韩偓的《浣溪沙》,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浣溪沙
唐·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空飞洛水畔,美人千金织宝裙,水沈龙脑作燎焚。
作者简介: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幼时即聪颖能文,才思敏捷,文词艳丽,是晚唐著名诗人,历仕唐昭宗、唐哀帝,曾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职,后随昭宗迁往凤翔,依附军阀李茂贞,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李茂贞兵败后,韩偓失势,南依闽王王审知而卒,其诗作善于写景抒情,多写艳情,风格婉丽,是“香奁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宿醉未醒带着离愁别绪,发髻蓬松,身着六铢衣却仍觉轻薄寒冷,脸上带着慵懒的红晕,心情烦闷,掩住了青鸾镜中的容颜,她穿着罗袜在洛水之畔空自徘徊,那美人身穿的宝裙是用千金织就,焚烧着名贵的龙脑香和沉香。
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离别后的愁绪与孤寂,她宿醉未醒,带着深深的离愁,发髻蓬松,身着轻薄的六铢衣却仍觉寒冷,脸上带着慵懒的红晕,心情烦闷,掩住了镜中的容颜,她独自在洛水之畔徘徊,穿着用千金织就的宝裙,焚烧着名贵的香料,却难掩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上片通过“宿醉离愁”、“慢髻鬟”、“惹轻寒”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离别后的愁绪与孤寂;下片则通过“罗袜空飞”、“美人千金织宝裙”、“水沈龙脑作燎焚”等词句,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奢华与孤寂,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词精炼,富有画面感,展现了韩偓作为“香奁体”诗歌代表人物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描绘的女子形象与情感来看,可能与韩偓个人的情感经历或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偓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奢华生活与内心深处的孤寂与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