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白居易
已罢小餐停卯酒,龟肠蝉腹不胜清。
静听秋声移树影,闲观日色上窗棂。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明。
独坐闲吟处,无人共此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已经停止了小餐和早晨的酒,我的肠胃像龟肠蝉腹一样空虚,难以承受这份清冷,静静地聆听秋天的风声移动树影,悠闲地观看日光爬上窗棂,因为多病而知道夜晚漫长,因为年长而感觉秋天更加明亮,独自坐着吟诵诗句,却没有人与我共享这份情感。
释义
“已罢小餐停卯酒,龟肠蝉腹不胜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停止进食和饮酒后的空虚感受,用“龟肠蝉腹”形容肠胃的空虚和不适,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内心的孤寂和清冷,首联直接点出诗人停止进食和饮酒的状态,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肠胃的空虚和不适,颔联通过静听秋声和闲观日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寂,颈联则通过多病和年长两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尾联则点出诗人独自吟诵诗句,却无人共赏的无奈和孤独,整首诗语言平易,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生活较为清苦,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闲居的生活中,诗人虽然感到孤寂和清冷,但也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