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陆游
曲径泥新晚照明,小轩才受一床横。
薄寒吹雨风前醉,清梦如云月下行。
草色满庭春寂寂,松声终日夜泠泠。
山居得似吾庐好,何必求仙访隐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弯曲的小路被新落的泥泞覆盖,傍晚的灯光照亮了这条小径,小屋仅能容纳一张床铺的宽度,微寒的天气里,风吹着细雨,我在风中沉醉,夜晚在月光下漫步,如同在云端做着清晰的梦,庭院里长满了青草,春天却显得寂静无声,松树的声音终日响彻夜空,清冷而悠长,山居的生活如果能像我的小屋这样美好,又何必去追求仙境或隐居的名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诗人内心的淡泊,曲径、新泥、晚照、小轩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而诗人的心境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曲径泥新晚照明,小轩才受一床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与质朴,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颔联“薄寒吹雨风前醉,清梦如云月下行”则通过风雨、月光等自然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颈联“草色满庭春寂寂,松声终日夜泠泠”以草色、松声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尾联“山居得似吾庐好,何必求仙访隐名”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赞美,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被罢官,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山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