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牡丹

宋·范纯仁

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

若使此花开满户,更宜添竹引清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纯仁(1027年-1101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范纯仁,字尧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次子,他继承了其父的文学造诣和政治理想,以清廉正直著称,曾任宰相,范纯仁的诗文风格质朴自然,内容多涉及政治、民生,反映了他深厚的儒家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译文

洛阳的春色独霸中州大地,其中檀晕色和鞓红色的牡丹更是花中翘楚,无与伦比,如果能让这些牡丹花开满庭院,那么再添上翠竹,引来清泉,就更显得清幽雅致了。

释义

洛阳春色擅中州:洛阳的春色在中原地带最为出色。

檀晕鞓红总胜流:檀晕色和鞓红色的牡丹在众花中最为优秀,檀晕,指牡丹的一种颜色,类似檀木色,带有晕染效果;鞓红,也是牡丹的一种名贵品种,颜色鲜艳。

若使此花开满户:如果让这些牡丹花开满整个庭院。

更宜添竹引清流:那么再配以翠竹和清泉,就更完美了。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春色为背景,着重描绘了牡丹的娇艳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洛阳春色擅中州”直接点出洛阳春色的独特魅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檀晕鞓红总胜流”则通过具体描绘牡丹的颜色,展现了其在花中的卓越地位,后两句“若使此花开满户,更宜添竹引清流”则进一步想象,如果牡丹花开满户,再配以翠竹清泉,将构成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范纯仁在游览洛阳牡丹园时所作,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每年春季,牡丹盛开,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范纯仁在欣赏牡丹的同时,也被其美丽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牡丹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范纯仁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