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游
唐·韦庄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所恨酒肠非复昔,闲游空负杖头钱。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一树梅花似一树白玉条般晶莹剔透,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春风和煦,鸟鸣声声细碎;太阳高升,花影重重叠叠,年年游子都惋惜春天的离去,然而春天归去却并不懂得招呼游子回来,可恨的是如今我的酒量已不如从前,这闲游的时光真是白白浪费了手中的钱财。
释义
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梅花绽放,鸟鸣花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酒量减退以及未能充分享受生活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闲游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前六句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通过“所恨酒肠非复昔,闲游空负杖头钱”的表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春日闲游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梅花绽放、鸟鸣花影的美景,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酒量减退、未能充分享受生活的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这首诗的创作,通过这首诗,韦庄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