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是胸中不浩浩,乐天莫笑季伦痴。出自哪首诗?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北邙山》

唐·张籍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牛领高如山,车上人骨瘦如柴。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北邙是平原。

墓中何物人不知,等是胸中不浩浩,乐天莫笑季伦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799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

译文

洛阳北门外的北邙山道上,送葬的丧车辚辚地驶入秋天的荒草中,车前的牛领高得像山一样,车上的尸体瘦得像柴一样,东风吹来,吹过了青山,再回头望去,北邙山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原,墓中到底埋藏着什么,人们无从知晓,但无论是谁,如果心中没有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就会像石崇(字季伦)那样,虽然富有却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乐天(白居易的字)啊,你不要笑话石崇的痴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邙山道上送葬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富贵短暂的深刻感慨,诗人以牛领的高大和尸体的瘦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通过“等是胸中不浩浩,乐天莫笑季伦痴”的结语,强调了胸怀宽广和豁达态度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独特见解,诗中的“牛领高如山,车上人骨瘦如柴”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送葬场面的凄凉和生命的脆弱,而“等是胸中不浩浩,乐天莫笑季伦痴”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强调了胸怀宽广和豁达态度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北邙山送葬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不满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死亡的独特见解和豁达态度,在唐代,北邙山是一个著名的墓地,许多达官贵人都选择在这里安葬,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场景,既表达了对这些权贵们的讽刺和批判,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富贵短暂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