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夕旅怀
唐·尚颜
萧疏篱菊雨余黄,
寂寞芙蓉水畔苍。
闲客去留随所遇,
不知何处送栖鸦?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尚颜,他是一位唐代晚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但以其诗作在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尚颜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尤其擅长在诗中融入禅意,给人以深邃的思考。
作者简介
尚颜,唐代晚期僧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自幼出家,深谙佛法,同时热爱文学,擅长作诗,尚颜的诗作多反映僧侣生活、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稀疏的篱笆旁,菊花在雨后显得更加枯黄;
寂寞的水畔,芙蓉也失去了往日的青苍。
我这闲散的旅人,去留都随遇而安;
却不知在这茫茫夜色中,何处是栖鸦的归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篱笆边的菊花和水畔的芙蓉,都因秋雨的洗礼而显得更加衰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而“闲客去留随所遇”则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但“不知何处送栖鸦”一句,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景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前两句通过描绘菊花和芙蓉的衰败,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自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尚颜作为僧人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尚颜游历四方、漂泊无定的时期,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尚颜在游历中不仅领略了各地的自然风光,也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辛,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迷茫,同时也展现了他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他作为僧人的修行体现,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