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出塞
唐·陆龟蒙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谁信梁州当日事,铁衣寒枕绿沉枪。
作者及朝代
陆龟蒙,唐代晚期诗人、文学家,生活在晚唐时期,约公元831年至约公元900年,他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但本人却不愿入仕为官,终生隐居江湖,以诗文自娱,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他的诗作以写景咏物为多,风格清丽,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陆龟蒙一生淡泊名利,热爱自然,擅长诗文、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尤其以诗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和个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陆龟蒙的诗文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节选部分)
谁还能相信当年梁州发生的战事呢?战士们身披铁甲,在寒冷的夜晚枕着绿沉枪入睡。
释义
“谁信梁州当日事,铁衣寒枕绿沉枪”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们在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对过往战事的感慨,梁州,这里代指边疆地区;铁衣,指战士们身披的铁甲;绿沉枪,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象征着战士们的武器和战斗生活,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战士们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过往战事的深深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边疆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过往战事的回忆,诗人通过“铁衣寒枕绿沉枪”的描绘,生动地刻画了战士们在边疆的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而“谁信梁州当日事”的设问,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战事的深深感慨和对人们遗忘历史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龟蒙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士们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过往战事的深深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们遗忘历史的忧虑,在晚唐时期,社会黑暗现实和个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也体现在了陆龟蒙的诗歌创作中。